秋雨圣约证道集

成都秋雨圣约教会2020年证道整理

20200517_巨人还是葡萄?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主日平安!

今天我们进入民数记的第十三章,为什么用《巨人还是葡萄?》这个题目呢?其实很明显,圣经这里讲到了探子们窥探迦南地,看见了令他们害怕的所谓的“伟人”,也就是“巨人”。而“葡萄”呢?这一大串的葡萄却也是那么真实,见证出迦南地真的是流奶与蜜之地。然而有这初熟的果子作证,却没能使当时的以色列人在信心中看见未来,他们不相信耶和华上帝的慷慨;他们反而因“巨人”和探子中报告的恶信息,而惧怕前行,并怀疑上帝的应许和美善。

一、窥探迦南前后

耶和华上帝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他们经过红海,然后在西奈山领受十诫和律法,又从西奈的旷野前行来到现在这里的巴兰旷野,在前行到巴兰旷野的路途中,发生了几件事情,就是前面民数记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所记载的内容,其中发生了两件令摩西痛心的事情,当然更是令耶和华愤怒、同时也彰显他公义和审判的事情,就是百姓发怨言,和摩西的哥哥亚伦、姐姐米利暗因嫉妒而毁谤摩西。对于发怨言要吃肉的人,耶和华虽然赐给了他们无数的鹌鹑,但是也用灾殃击杀了他们,埋葬了那些起贪欲之心的人。而对于米利暗,也使她长了大麻风,由此大家前行的路也因此耽搁一周。

民数记,我们知道说这个书卷名称来自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也就是七十士译本,然而希伯来文书名却更能体现出这卷书的特点和主题,就是“在旷野”。民数记前后两次数点百姓其实不是主要的内容,在旷野的旅程,在旷野的试炼,在旷野的徘徊,和在旷野的失败,这些才是主要的内容。从这些过程和内容中,我们可以看见人的悖逆,和耶和华上帝诸般的慈爱和忍耐,就像人非圣洁不能见神的面,以色列人不圣洁不合一如何可以承受那美好的应许之地呢?旷野就是一个暴露人性、罪恶和悖逆,也是破碎、试炼、操练和学习的地方。主耶稣基督在正式进入社会公开事奉传道之前,也是被圣灵引导到旷野受魔鬼撒旦的试探四十天。

可以说,在民数记记载的这个旷野的路途中,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是以色列民类似巨婴国的巨婴们,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埋怨的一个高峰,也因此上帝的怒气向他们发作,就审判和惩罚他们出埃及的第一代人不得进入应许之地,并要在旷野漂流四十年。面对艰难和未知,其实惧怕和担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上帝的心意和喜悦的事情,就是藉着他大能的手的带领,引导他们信靠和顺服,然而仍然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第十六章继续记载发生了另一个悖逆的高峰事件,就是可拉一党人的叛逆,新约书信犹大书就提及此事,作为新约教会和基督徒的警戒。

二、巨人与蚱蜢

我们还是先回到今天这里的第十三章,这里摩西和以色列百姓们已经进入到巴兰旷野,最终是在巴兰旷野的最北边,也是迦南地的最南边的加低斯巴尼亚安营驻扎,也就是说应许之地、迦南地近在咫尺。

(记述:叙事的视角)
所以第1-3节,耶和华就晓谕摩西说,“你打发人去窥探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迦南地,他们每支派中要打发一个人,都要作首领的。摩西就照耶和华的吩咐,从巴兰的旷野打发他们去,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族长。”后面直到第16节,就是记载这些族长们——这些应该也是相对较年轻力壮的领袖们的名字。

第17-20节,摩西指示了探子们要去具体窥探的一些内容,比如那地居民如何,土地怎样,是营盘还是坚城,也指示和鼓励他们,尽量和放胆带些果子回来。“那时正是葡萄初熟的时候”,所以大概也已经到了盛夏时节。也就是说,民数记前面记载在西奈旷野过逾越节、数点人口后,耶和华上帝藉着云柱火柱带领他们出发走到这里已经过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了,除了第十一、十二章发怨言和米利暗受罚因此而影响行程进度的原因外,我们看PPt图片里面的地图,这段路程确实是艰困难行,所以申命记第一章第19节摩西回顾形容这是一段“大而可怕的旷野”路程。


接下来第21-24节,就是他们去窥探那地的情况,从南到最北边的利合和哈马口,也就是涵盖了迦南地的南北范围,也是耶和华赐给以色列人应许之地的南北范围。当然其实要说这应许,那就要回到几百年前。这应许最早是在创世纪第十二章开始,神呼召亚伯拉罕,神就应许要赐给他的土地。所以这里第22节特别提到希伯仑城,在创世纪的第十三章,罗得离别亚伯兰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从你所在的地方,你举目向东西南北观看,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人若能数算地上的尘沙,才能数算你的后裔。你起来,纵横走遍这地,因为我必把这地赐给你。”亚伯兰就搬了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13:14-18)


而在创世纪第二十三章,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死后,他就在希伯仑这个地方买了一块田地,叫做麦比拉田,就把撒拉埋葬在田间的洞里。(创23:19)后来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利百加和利亚都葬于此洞。当然希伯仑这里更是见证他们这些以色列人的先祖们生活、家庭、敬拜和许多见证的地方,见证上帝的引领,见证上帝的祝福,见证上帝的美善的地方。后来大卫做犹大王七年,也是定都于希伯仑。

我们继续看最后在25-33节,窥探者们就返回加低斯,来向摩西、亚伦和以色列全会众报告,并展示他们从以实各谷带回的一大挂葡萄和其它的果子。这些果子就是那流奶与蜜之地的见证,“然而”,注意这个转折,第28节的“然而”,报告的人也亲眼看见了那地的情况,也承认那地的肥美,但是却把重心转移到那地居民强壮和城邑坚固上面。犹大支派的迦勒,在这个时候站在大家面前安抚和鼓励,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但是另外的探子反而更加说出言过其实、耸人听闻的信息,第32节说他们向大家“报恶信”,似乎有意让大家害怕,说那是“吞吃居民之地”,以色列人在那些巨人面前,就如同“蚱蜢”一样。

这样一个巨人和蚱蜢的形象的强烈对比和反差,确实就令以色列人胆寒。不过凭肉眼的观看,且就相信自己的判断,而胜于相信神的话语和应许,这也恰恰证明以色列人的悖逆与失败,而这一次一次的试炼更凸显上帝的忍耐和信实。接下来的第十四章,我们就可以看到以色列百姓从惧怕到怀疑,然后这样埋怨的罪的影响、污染和蔓延,他们既然不愿进去迦南,说巴不得死在埃及或旷野,那上帝最终就惩治他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他们担心他们的孩子被掳掠,上帝却预备和保守他们四十年后必要进迦南得地为业。

三、葡萄与应许

所以我们再从摩西晚年回顾和追述的视角,以及出埃及的第二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一段的内容。三十八九年之后,也就是出埃及已经四十年后,第二代儿女们已在约旦河东就马上要进迦南之前,摩西和他们回顾父辈之路,以在旷野的各种经历为鉴戒,提醒他们勿重蹈父辈覆辙,教导和预备他们不要惧怕、更要刚强壮胆。

(回顾:应许的视角)
所以我们再来看到第十三章,1-16节中其实就已隐含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要从申命记中对照才能看见的,申命记第一章20-23节:“我对你们说:‘你们已经到了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亚摩利人之山地。看哪!耶和华你的神已将那地摆在你面前,你要照耶和华你列祖的神所说的上去得那地为业,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你们都就近我来说:‘我们要先打发人去,为我们窥探那地,将我们上去该走何道,必进何城,都回报我们。’这话我以为美,就从你们中间选了十二个人,每支派一人。”所以当时其实是以色列人建议和要求派人先去窥探的,那么这与民数记这里矛盾吗?当然没有矛盾,这虽然是百姓的念头,摩西也以为美,而上帝就是许可此事,那上帝许可中的心意又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使他们得试炼的益处,让他们亲眼看看迦南地,亲自品尝那地的美食,因为应该几乎是所有人都没有亲自到过迦南地,所以上帝许可以此来建立和坚固大家的信心,他没有反对和责备他们,而是接纳和眷顾他们。

那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第16节中,“摩西就称嫩的儿子何西阿为约书亚。”何西阿是拯救、救恩的意思,加上耶和华上帝的名称,就成为约书亚,就是耶和华拯救、耶和华是拯救的意思,所以名字的更改已经表明以色列人的拯救者,就是耶和华上帝,预示着说以色列人特别是这第二代的儿女当信靠耶和华上帝的应许,耶和华上帝明明就是确定的说那地已经赐给你们、你们要去得地为业,但是第一代的以色列人却首先不是信靠,而是要先去打探,要相信自己眼见为实。改名还有要呈现的一个意思就是,约书亚是摩西的继承者,他和迦勒报好信息并鼓励会众,他成为新一代的领袖,最终将带领新一代百姓进入应许之地。

前面我们说到22节提到的希伯仑,那里是先祖们生活的地方,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并赐下应许的地方,先祖们身上已经成就过上帝的心意,如今以色列人看看自己,这也不更加证明上帝的应许和信实吗?亚伯拉罕的后裔要如尘沙那样多,应许已实现一半,还有一半——就是迦南美地近在眼前,所以摩西打发他们去的地方特别是希伯仑,是让他们亲眼看看,来思想上帝的信实;而那一挂以实各谷的葡萄,藉此来思想上帝的慷慨,期望藉此大家能真实体验到上帝的眷顾和丰富的供应。

当即将要再次在类似的起点上要进入迦南地的第二代以色列人来说,回顾和追述上帝如鹰把他们背在翅膀上的旅程,他们的父辈几乎就可以用“忘恩负义”这个词语来形容。曾经的金牛犊事件,直接就违犯了十诫前两诫,而民数记第十一、十二章中,因着贪恋食物和嫉妒,十四章中因约书亚和迦勒的辩护和勇气,以色列人就想拿石头打死他们。对上帝和领袖的不顺服,在报告信息中类似假见证和充满矛盾的信息,比如说既然是吞吃居民之地,但又为什么那里的人民都高大强壮,说是那些巨人是创世纪第六章提到的伟人的后裔,但是大洪水已灭绝了那世代的人。所以十诫中他们就犯了许多条,箴言书第六章中提到,“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就是高傲的眼,撒谎的舌,流无辜人血的手,图谋恶计的心,飞跑行恶的脚,吐谎言的假见证,并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这里面又有对以色列人的定罪。

四十年后,摩西藉着回顾而重建以色列百姓,上帝也勉励新的领袖约书亚“要刚强壮胆,不要惧怕”。前一代落在上帝的愤怒之中真是可怕的,然而上帝有慈爱和恩典,他既应许,就必成就。出埃及记第三十三章2节,耶和华就已应许说他要差遣使者在你前面,撵出迦南地的那些人。然而第一代失败不得进入应许之地,那么第二代是因为成功而进入迦南吗?在申命记9:4-5说:“耶和华你的神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又因耶和华要坚定他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应许的话。”所以进入迦南,不是因以色列人圣洁,乃因居住那地之民的罪恶。

诗篇第八十篇中说,以色列犹如葡萄树,被上帝挪栽到迦南地。以赛亚书五章7节说,“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所以,这就是应许的视角,就是纪念和信靠的视角,耶和华上帝早已为以色列百姓前行,早已为他们预备生长的土壤,像一个葡萄园主一样,要把以色列栽种为他结实丰硕的葡萄园。

四、巨人还是葡萄?

然而,就是在以赛亚书第五章,那里先知描述上帝所喜爱所指望的葡萄园竟然不结好果子,只结野葡萄。这一棵被栽在迦南地的葡萄树,几百年的风雨、熬炼和成长,最终仍然因为罪恶和悖逆,不结果子,按照上帝给摩西和后世先知们启示的预言,在历次审判和争战中,以色列人被掳于外邦,被分散到万国。一挂葡萄是迦南美地的见证,但是若不是因为是应许之地,若不是上帝心意之所在,那串葡萄也没有意义。那一挂葡萄指向和连于以色列这一棵葡萄树才有了意义,然而同样以色列这棵葡萄树,若没有上帝所喜悦的同在和保守,不能结出好果子,也仍然是没有意义,必要被丢在火里烧尽了。所以在耶和华的日子,上帝预备耶稣基督道成肉身,耶稣基督比喻他自己为真葡萄树,也就是真以色列,为要与他的百姓认同,栽培的父似乎再次把神的百姓移栽嫁接到这真葡萄树上,而且这次是全地的他的百姓和儿女,藉着与他连结联合,可以在他里面支取丰盛的生命。

所以对于新约的百姓来说,主是真葡萄树,主也成为那真正成就的应许和将来更美的应许之地,那一串实在的葡萄曾经是得地为业的证据,今天主耶稣作为初熟的果子就是更大更美的天国的证据,并且有圣灵赐下为凭据,“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5)历世历代在旷野中的上帝子民,眼前身边都充满了各样的挑战和艰难,比如象征令人惧怕的偶像、逼迫者、魔鬼撒旦和邪恶三位一体的攻击试探,这些艰难和挑战我们可以就用“巨人”来形容来类比。正如在加低斯旷野的以色列人,是听到巨人就害怕就丧胆,还是明明有凭据就更加加增信心,相信上帝的应许。旷野的任何试炼,都是为要使神的儿女渐渐有成熟的属灵的生命。我们看到在基督徒属灵生命的历程中,像曾经的以色列人一样,也会有退缩徘徊、踟蹰不前,但是我们知道主耶稣也曾在旷野受试探,他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

而林后5:7: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主耶稣说没有看见而信的人就有福了。上帝的心意是让我们定睛于上帝的信实和应许之上,巨人固然可怕,大卫靠着上帝的大能就能击败歌利亚,所以不是我们被交予巨人,乃是巨人被交予我们。活在罪恶之中的“巨人”,在神看也不过是蝗虫(赛40:22),他们是活在这个世界之内,追求的倚靠的也都是这个世界以内的势力和手段,他们可以拒绝、拦阻和逼迫神的儿女,但是拒绝不了超乎世界的天国的福音和那至终的审判。一代一代的神的儿女,都需要面对巨人面对争战所带来的恐惧和担忧,跟随世界还是敬拜真神,而跟随主的门徒也都需要来计算代价。

神的儿女虽如蚱蜢,但却是上帝眼中的瞳人。出埃及的第一代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子孙,应验了在后的要在前的那句话。今天我们的时代,教会和基督徒也是身处各种艰难的处境,外在的逼迫,蔓延的瘟疫,经济、教育的危机,而内里的争战和惧怕,教会牧养和关怀辅导的缺乏,知而难行或知而不行。前段时间,教会一位八十几岁的奶奶分享说她看到今天的光景真是太气愤了,我说奶奶您得好好安享晚年,愤怒的事情就交给年轻人吧,然而一想,原来被前浪洗脑已经衰残和自我阉割自我审查的后浪年轻人们已经不愤怒了啊!

面对今天时代的“巨人”,从人的眼光看,就是大逼迫、大瘟疫。而从神的眼光看,却是大审判和大拯救。我们又当如何知行合一,我们又当如何奋兴前行?葡萄枝若连于葡萄树才能多结果子,若不在葡萄树里,不在主耶稣基督里,我们就不能做什么。耶稣基督已为我们探明了方向和去路,为我们得胜成为得胜的保证,求他加增我们信心,藉着圣经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使我们看见天上的荣耀,看见基督的荣耀,虽然前方可能会有更大的患难更重的十字架,也使我们“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2),使我们看见那至终的结局,愿上帝的道安慰和鼓励在患难中的百姓,在信心中看见未来。

五、爱与爱的果实

亲爱的弟兄姐妹们,神就是爱,他也呼召我们去爱,他的爱带领我们进入旷野,面对艰难和挑战,他的爱除去我们的惧怕,而非惧怕驱除我们对神的爱。“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4:18)既然我们已经看见葡萄,已经相信那初熟的果子,已经连于真葡萄树,就愿主带领我们结出果实。

回望来华的宣教史,我想许多宣教士,何尝不知道来到这片土地宣教就意味着要预备殉道,因为要结果和收割,就要流泪流血地撒种和培育。马礼逊1807年初从英国启程来华,在美国转乘货轮和办理手续时,船长得知他要去中国宣教,即以怀疑的口吻对马礼逊说:“马礼逊先生,你真的期望自己可以改变中国人崇拜偶像的陋习吗?”马礼逊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我不能,但我相信上帝能做成这一切。”

神要赐给我们礼物,要给我们奖赏,虽然时代艰难,逼迫也近在眼前,但障碍都是暂时的,加给神儿女的患难是有限度和限制的。诗篇说受苦是与我们有益,因为我们因此可以学习上帝的法律。想要获得上帝的祝福和奖赏,犹如赛跑,犹如在旷野的旅程,就是需要付上代价。今天这个所谓“进步”的时代,愈加轻看苦难和试炼的价值,教会也轻看十字架道路的价值,属世的肉体的世界以内的安全,胜过属灵的安全与保障,识时务、世故、明哲保身、潜规则成为最高准则和智慧,而这轻看背后都是对神恩典、公义和慈爱的轻视。

今天稍有忧患意识的人都能看见此中悲欣交集的景象,外有逼迫,内有争战,白昼将近时黑夜更深。我们的牧师似乎就是看见了那黎明和未来的复兴和大收割,但他也思想今天的教会和基督徒如何来预备与将来的复兴有份呢,或者说如何可以承受承载那华夏神州的大丰收呢?就是十字架!跟随主耶稣的十字架,走十字架的道路,信靠十字架死而复活的能力,被十字架的真理翻转与更新,拥有被十字架牺牲的爱所激励的愿意牺牲愿意去爱的生命。像在曾经苦难中的家庭教会,只能抓住神的话,信靠他的应许,度过那些漫长的艰困岁月。

有一部福音电影,叫《面对巨人》,我想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信息,有一点值得我们思考,就是要进入应许之地的基督徒,在成圣的天路历程和属灵生命中,我们都会实在地面对巨人,巨人是会辖制人限制人的,我们是被这惧怕所辖制和限制,还是靠主恩典、唯有信靠和顺服,并行出上帝所喜悦也是众人以为美的旨意和生命,愿主把我们连结于他,结出爱的果实。最后我也引用一段爱德华兹在《爱与爱的果实》的结尾作为今天的结束:

神的爱藉着祂(基督)向人彰显出来,祂也买下了那爱的一切果实;藉着祂,爱的果实被赐给人,藉着祂,爱被降到一切神百姓的心中。如果你想走在通往爱之世界的路上,那么就活出一个爱的生命吧——爱神、爱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能在将来成为那爱的世界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当珍惜爱的灵,在地上过一个圣洁之爱的人生,藉此就像那些天国的子嗣,他们现在被永远坚立在爱中。只有如此,你才能在卓越与慈爱上像他们,并且在福乐、安息与喜乐上像他们。藉着在世上活在爱中,你也可以拥有与他们一样的甜蜜、圣洁的安息,因此也就在地上预尝了天堂的欢欣与喜乐。也因此,你能够一尝天上之事的荣耀,即神、基督与圣洁之事;你的心可以因着对神圣洁的爱以及对人和平与爱的灵被 掌管、打开,得以一尝天上一切宝藏的卓越与甜美。天上的窗户也要打开,以便以它荣耀的光辉照耀你的灵魂。也因此,你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与那蒙福世界相称的凭证,证实你真的走在继承天国的路上。也因此,透过恩典,你才能预备在光中承受圣徒的产业,不多的时日过后,你就要与圣徒在他们的福乐中永远同在。那忠心到底的人将十分有福,他们必被欢迎进入他们救主的喜乐!在那里:“他们不再饥,不再渴;日头和炎热也必不伤害他们。因为宝座中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启示录7:16-17)阿们!

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们明知这路是十字架的路,有风有雨很大,很难也很苦,明知信仰和持守、敬虔和不与世俗为友就要受逼迫,而且确实当下处境愈发灰暗与溃败,求主帮助我们,让我们看见那应许之地的真实,看见那将来的荣耀和复兴,就能轻看今生的羞辱和难处,唯有你的爱能够除去我们里面一切的惧怕,唯有你的恩典能够覆庇在旷野中的百姓,愿你赐下各样蒙恩管道来引导你的儿女,在读经、祷告、团契、服侍和敬拜中更深与你联合,也帮助我们在各样试探和凶恶攻击中保守己心、谨慎自守,主啊,求你使仇敌四散,求你向我们回转,求你向我们发光,我们便要得救!也正如诗歌《成为我异象》中所说,环境变迁中,世事亦无常,旷野迢迢路,迦南已在望,但求心中王,永作我异象!祷告祈求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