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圣约证道集

成都秋雨圣约教会2020年证道整理

20200419_民以食为天?

引言

弟兄姐妹平安。我们又讲到民数记的经文。我们看到,在民数记的第十章的结尾真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圣经说,当约柜前行的时候,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他们的仇敌四散。但是,当约柜停住的时候,耶和华就回到以色列千万人中间。但是我们看到在十一章的开头,就有一个让人感到不安的画面。他们就埋怨上帝,圣经说他们口出恶语,结果耶和华审判他们,我们看第四节,他们刚刚因为发怨言遭到到上帝的审判,现在又发怨言。叔本华说过一句话,他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了,则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的过程。是的,弟兄姐妹,接下来我们就要看以色列人是如何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

民数记的11章4节说,他们中间的闲杂人大起贪欲的心。弟兄姐妹,“闲杂人”我们看出埃及记就知道。“闲杂人”是指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外邦人。但是圣经说,当他们发怨言的时候,以色列人也跟着发怨言,怎么他们一发怨言,血统纯正的以色列人也跟着他们发怨言?什么原因?这说明怨言具有一定的传染力,如同病毒一样,是一种看不见的破坏力;也说明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闲杂人。这不是说以色列人心里没有贪念,而是说贪念原本就存在他们心里。是这些闲杂人的怨言,把以色列人的内心的贪念给激发出来了。

我们看怨言在百姓中沸腾起来,以色列人像孩子般哭泣。为何抱怨?原来他们就想吃肉,想吃肉,为了吃闹腾是生命幼稚的表现,是孩子的伎俩。他们说,我们在埃及的生活如何美好,如何丰富多彩,现在的生活是何等乏味,与曾经的埃及相比更是天壤之别。我们现在心血枯竭了,意思是疲惫不堪了,意思是我们的人生都没有意义了;言下之意是出埃及真是后悔莫及,我们现在没有前进的动力了。他们中间可能有人说,摩西啊,我们把行李分分散伙吧。弟兄姐妹,我们看他们的怨言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第一,怨言是对处境的不满。不满于现状,对处境不满的背后,其实是对上帝的不满。第二,怨言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贪婪,他们不是没有食物。我们看上文就知道,上帝天天给他们降下吗哪。可以说他们是天天丰衣日日足食,但是为什么还要抱怨呢?他们说,“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不仅要问:既然你们在埃及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是如此巴适,你们为何还要呼求耶和华拯救你们呢?我们只能说,当他们在旷野备受呵护时,当他们在旷野享受上帝恩典的时候,他们就忘记了埃及的苦难。他们说,记得在埃及有黄瓜,有西瓜,有韭菜,有葱有蒜。弟兄姐妹,我们要说,他们说的不错,埃及是有肉锅,是有青菜,但不是给他们吃的,那是埃及人自己的食物。埃及人也有可能曾经承诺过给他们,希伯来人啊,你们好好干,面包是会有的;但是对他们来说,那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是空头支票。

他们说,有西瓜黄瓜,我认为他们不是有西瓜和黄瓜,他们是埃及人眼中的傻瓜,因为多数脑力劳动的人总是认为体力劳动的人是笨蛋。他们说,在埃及有韭菜,其实他们就是埃及的韭菜,被埃及人割了一茬又一茬。想象一下,如果埃及人听到他们的抱怨,旷野的艰辛,吹嘘在埃及人的生活,埃及人一定会感到惊讶:你们说的什么时候的事,我们怎么不知道?埃及人一定会嘲讽他们:在我们伟大的埃及帝国,你们希伯来人算哪根葱?埃及人的富裕与强大与你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说,在埃及有肉吃,其实他们就是埃及人肉锅里的肉,被煮了又煮。

他们说,不花钱就可以吃鱼,我想可能是没有钱吧,因为他们在埃及的劳动都是无偿的,是义务劳动。弟兄姐妹,你还记得他们出埃及的时候,向埃及人要金银的事情吗?圣经说,他们将埃及人的财物夺去。其实他们不是在抢夺埃及人的财富,他们拿走的是他们的工资,是他们四百年来劳动应得的报酬。但是他们讨不了工价,上帝就用十灾帮他们讨薪。那些财物也是上帝战败埃及诸神的战利品。

弟兄姐妹,他们此时发怨言,是他们忘记了埃及的鞭子声、辱骂声、嘲笑声,忘记了在埃及那毫无尊严的生活,忘记了埃及人吃他们人血馒头的日子。当鞭子抽打在他们身上时,当埃及督工的辱骂声、嘲笑声不绝于耳时,他们一定会咒诅:可恶的埃及呀,巴不得你早一天灭亡。当埃及人要杀死他们婴孩时,他们一定会说:吃人血馒头的埃及呀,待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当耶和华在埃及降下十灾时,他们一定会欢呼雀跃,说:将要被灭的埃及啊,这堵墙终于被推倒了,断龙石终于落下来;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今天报应终于来了。并且也会向神歌唱说,我们祖宗亚伯拉罕的神是慈爱的,因他看见了我们的苦情,听了我们的祈祷,终于为我们伸冤;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当他们在埃及,在逾越节的晚上浩浩荡荡出埃及的时候,我想他们第一句话就是,埃及富饶,是让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国度。可是在埃及利维坦没有放过我们,下辈子不来埃及了。希伯来人的噩梦,以色列人的火坑,别了人间地狱。

但是此时他们却在为在埃及的苦难涂脂抹粉,为在埃及为奴之地的辛酸加冰又加水。当他们说我们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吃鱼,也记得有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现在我们后悔了,没有动力前行;除了这淡薄的,令人乏味的吗哪以外,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耶和华呀,你毁了我们的生活,你拿走了我们的幸福;如果不是你,我们怎能会落到这般田地?我们只能过旷野的枯燥的生活,我们在埃及生活好好的,干嘛把我们领出来?现在好了,幸福生活就这样被你给毁了,久违的小康随着法老的埋葬也给埋葬了。

弟兄姐妹,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个矛盾的民族,他们时而咒诅埃及,时而夸耀埃及的文明。当他们在埃及受苦,就哭天喊地求上帝拯救他们脱离苦海;但是,当他们感到在旷野枯燥吗哪的乏味时,就抱怨上帝多事。昨日还是万恶的旧社会,今天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记得逾越节的夜晚,他们浩浩荡荡,昂首挺胸走出埃及的时候,圣经描述他们说这是耶和华的军队。但是,当他们为生活抱怨上帝时,耶和华的军队就变成了一群饮食男女。上帝把他们领出来是应验给亚伯拉罕的应许,要他们成为大国,成为祭司的国度,单单敬拜上帝。怨言暴露了他们出埃及的目的,不是要完成上帝的计划,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跟随摩西不是要改变信仰,而是要改变生活现状。他们要的不是自由,而是肉锅。他们要的不是真理,是权力。他们要的不是行神迹的上帝,而是上帝所行的神迹。

弟兄姐妹,我们埋怨过上帝吗?以色列人他们在旷野那枯燥的生活会埋怨上帝,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安逸富足的现代化的社会当中,我们还埋怨上帝,那么我们的怨言就暴露了我们跟随主的动机与目的。凡是想要改变生活现状而随上帝的人,你必定会发怨言。他们真的不应该抱怨,为什么没有肉,为什么没有青菜,为什么没有蛋白质,为什么没有维生素?他们应该惊叹在这荒芜的旷野竟然还有食物。白天竟有云柱指引,夜晚竟有火柱取暖。这是免费的中央空调,上帝的神迹。为什么在旷野发怨言?因为他们不信迦南地,因为他们不愿意参与到上帝的救赎计划当中,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说,我们在埃及很好。我们为何出了埃及呢?换言之,后悔了。虽然出了埃及进入旷野,但是我们看到在他们的躯体里仍然装着一颗埃及心,仍然是埃及人的世界观,埃及人的价值观。他们的里面仍然是埃及人的思维模式,埃及人的生活方式。记得2010年我们安徽基层教会的一个地方堂会,他们组团到北京旅游。到北京的旅游团一般是头天晚上出发,第二天早晨到达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仪式,这是一个规定的动作,目的是爱国主义教育。这群人看完升旗仪式之后,他们在广场高歌一曲。这些基督徒——弟兄姐妹们——你们能猜到,你们能想到他们唱的第一首诗歌是什么吗?你说一定是《奇异恩典》,或者是《这是天父世界》,要不然就是《主啊我神》。其实你误会他们了,我们都猜错了,他们唱的第一首诗歌是《我爱北京天安门》。

弟兄姐妹,我们看,在这个土地上有多少人虽然信了基督,里面这颗心还是红彤彤的。时常表现出的不是上帝的儿女,而是华夏的儿女。前几天在网上流传,一位女传道就任副牧师典礼。你看她手按圣经宣誓,你会说这哪是基督的传人,分明是龙的传人。我们不也是吗?当我们嘲笑她的时候,当我们鄙视她的时候,我们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我们读圣经,我们祈祷,我们难道是为了神的国,为了神的义吗?我们读圣经岂不是要找到人生的指路吗?我们祷告也是求主满足我们个人的需要,而不是神的国和神的义。

弟兄姐妹,一个对埃及没有绝望的以色列人走不了旷野路,一个对世界没有绝望的基督徒走不了十字架的路。他们不是没有吃的,他们是要改变生活的品质,是要提高生活的水平,并且他们以埃及人的生活为标准。我们会稀奇他们为何会以埃及人的生活为参照点?因为当时的世界,埃及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强盛、最富庶的国家,活得像个埃及人成为一种时尚。每一个城邦,每个民族的人都盼望达到埃及人的生活水平,有埃及人的生活方式。活得像个埃及人才是人。

一、以受造物定义人生

所以我们就看到他们是在以受造物,以食物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他们有一个错觉,以为吃掉埃及人的食物,身份就改变了;他们就不是希伯来人了,就不是大河那边过来的人了,就是尼罗河的儿女了;吃了埃及人的食物就摆脱了奴隶的身份,就翻身当家做主了,就像埃及人那样有尊严的活着;吃掉人参果就不是凡人了。

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我曾经吃过一次牛排,我以为吃个牛排,我进了西餐厅,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洋”了,我就变成洋人了。有不少的女士认为,挎上名包穿上名牌,身份就变了,人生就变了,世界就变了。还有很多很多的男人认为戴上名牌手表,开着豪车,天上的太阳就变了,就是世界的王子了。还有人认为,到故宫走了一圈,我就是龙的传人了,有人把大奔开进故宫博物馆,就是皇亲国戚了,就是赵氏子孙了。其实,你不过是赵氏孤儿,赵家根本不认你。有一部电影里的男主人公特别喜欢打高尔夫球,其实他不怎么会打。就有人问他,你都不会打,为什么还要打?他说要打,因为这是富人的运动。

在神学院上课时,一位女教师说女生的鞋柜里永远少一双鞋,上课的几位姊妹都笑了。我就跟一位传道人说,其实在神学生的书架上,在传道人的书架上永远缺一本书,这位传道人冲我点点头。传道人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因为书籍成了我们的装饰品,成了我们的门面。我们以为有了那本书,我的知识就增加了,更属灵了,就有了与人谈论的底气。如果出版社新出了一本书,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买到它。其实买书不是为了丰富自己,不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而是为了定义自己的身份。

弟兄姐妹,人总是要在上帝之外寻求价值。为什么?已故的上帝的仆人大卫•鲍力生说,我们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食物偶像崇拜者。当我们被食物驱动,要以食物改变自己身份时,食物就成了我们的神。这里原因之一就是要借着吃,透过食物定义自己是谁。蛇对夏娃说,你吃吧。吃了你的身份就变了,你就不是你了,你就如同上帝。在那个时候,食物就成了人类顶礼膜拜的上帝。人不是在上帝那里获得身份认同,就必定在人那里获得身份认同。人不在造物主那里寻求价值与意义,就必定在受造物那里寻求价值与意义。

我们今天是否还活在受造物中,还在受造物界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什么是“民以食为天”,弟兄姐妹,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当中,古人是以“天”为神的,以食为天,就是以食为神,以食为上帝。什么是他们的神?就是他们的肚腹。以色列人的肚腹就是以色列人的神,他们为了肚腹就埋怨上帝。什么是他们的神?民以食为天。他们用食物定义自己的身份,那个食物就是他们的上帝。

我们来看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四章,当撒但试探耶稣时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因为当耶稣在约旦河里受洗上来的时候,天为他开了,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所以撒旦就跑来试探他,他的意思是说,上帝说你是神的爱子,还不够啊,你要自己定义一下,这样才有保证。耶稣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他不用听从撒旦的建议,他也不用借食物来定义自己是不是神的儿子。上帝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就够了。他不用将石头变成食物,证明自己就是神的儿子,证明自己的身份。

我就在想,主耶稣他有能力将石头变成食物,但他却没有使用这样的能力。那么,如果换成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如果在旷野的以色列人,他们拥有将石头变成肉的能力,将蝎子变成鱼的能力,将鹅卵石变成西瓜的能力,将荆棘变成大蒜的能力,将杂草变成韭菜的能力。你认为他们会不会使用,你认为他们会不会把持得住?其实,主耶稣是最应该将石头变成食物,因为他已经禁食四十昼夜,圣经说他饿了。但是他没有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听从撒旦的建议。他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意思是人不能为斗米折腰,单单为食物而活是动物,是猪。人是有价值是有意义的存在,人活着是要追求价值,而话语是提供价值与意义的资源。人是靠话语而活的,不是靠别人的话活着,就是靠自己的话而活,要么是靠神的话语活,难道不是吗?

我们的历史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就是靠话语而活,或靠主意而活的。但是主耶稣说,人活着是靠神的话语而活。他之所以没有将石头变成食物,是要告诉我们,他的人生有更高的目的。还记得在约翰福音第四章,当门徒在撒玛利亚的村庄,为耶稣买来食物,送到他跟前说“拉比请吃”。耶稣怎么回答的?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说莫非有人拿食物给你吃吗?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换言之,你们认为活着最重要的事是吃饭,是温饱,是食物,是面包,但我认为我活着最重要的目的是听上帝的旨意,是达成上帝的目标。他是以上帝的旨意为食物,换句话说,在耶稣生命中,他生命中最深的饥渴就是要成就神的旨意。人生最高的目的是荣耀上帝,最深处的饥饿是以上帝为乐,而不是在受造界当中寻找自己的满足。

旷野的以色列人则认为,生命中最深的饥渴就是上帝满足我的需要,上帝是为我们而存在,我们不是为上帝存在;我就是我人生的目的,就连上帝也是我人生的目的;所以他们才会发怨言。并且认为人活着就是要有肉吃。肉是一切快乐之源,人生所有痛苦都是因为没有肉吃,所以才唠叨谁给我们肉吃呢?他们厌弃吗哪,而吗哪是上帝养育他们唯一的方式。他们厌弃吗哪就是厌弃上帝。所以摩西说,你们是厌弃住在你们中间的耶和华,你们在他面前说,我们为何出了埃及?

弟兄姐妹,我们要知道以色列人的真相,他们认为他们的真相就是吃肉,有肉就解决一切问题,有肉就没有痛苦,有肉就改变了身份。但是我们知道,若没有上帝的拯救,他们不吃肉是奴隶,吃了肉还是奴隶。以色列人的身份认同取决于是否吃掉天上的吗哪,定义他们身份的是上帝的救赎,而不是埃及的食物。弟兄姐妹,我们看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他们用车子,用房子,用位置来定义自己的身份。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妻子孩子的身上,他们将这一切作为他们的快乐之源,满足之源。而我们的身份定义在哪里?我们的快乐之源,我们的满足在哪里?

二、以物资丰富为安全感

我们看以色列人,他们不但要用食物定义自己的身份,在受造界当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们还以食物为自己的安全感。“民以食为天”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以食物为自己的安全感。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瘟疫的影响,世界粮食组织也发出了全球粮食危机的警告。我们看到在我们这个国家,包括在世界各地,人们几度开始存粮,抢粮。在我们中国,甚至有人建议政府赶紧把所有的荒地都种上粮食,要不然会饿死上亿人。我想以前人见面是问,你吃了没有。在全球化危机的时刻,在即将粮荒的时刻,见面的时候可能会问“你家存粮没有”。我不是在谈你家要不要存点粮食,我不是说我们今天信了耶稣就不必有远虑,也不是说成为神的儿女就不需要居安思危。我们要追问的是,什么是你的安全感,或者说弟兄姐妹你的安全感建立在哪里?是因为你家存了粮食所以不怕,还是因为你家里的存款,存的黄金、美金,所以不为将来忧虑。还是因为你有了耶稣,所以不怕呢?

人总是把安全感建立在可见的事物上面,就像以色列人。我们看民数记11章31-34节。圣经说,有风从耶和华那里刮起,把鹌鹑由海面刮来,分散在营边的四围。这边有一天的路程,那边有一天的路程,离地面有两肘。所以他们求上帝给他们肉吃。摩西说,哪里有肉呢,把牛羊宰了不够啊?上帝说,你不信耶和华的能力吗?在这里就说是耶和华把鹌鹑从海面上刮来,有大量的鹌鹑飞到他们的营地。我们看当鹌鹑飞到他们跟前的时候,飞到以色列的营盘的时候,百万的以色列人就沸腾起来了。他们像疯了一样,用他们全部的激情争先恐后地捕捉鹌鹑。圣经描述他们是终日终夜,并次日一整天捕捉鹌鹑。至少的也取了十贺梅珥,为自己摆列在营的四围。弟兄姐妹你想他们取吗哪的时候也没有如此疯狂的,并且按照收取吗哪的原则,一天收取一天食用的就好;但他们连续捕捉两天,并且是加班加点,第二天还有两班倒。最少的都收取了一贺梅珥,有人说是两千两百公升。换句话说呢,家里劳动力最少的,或者最节制的人,最矜持的人,他们都捕捉了一千八百公斤。

弟兄姐妹,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那两天以色列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欢呼声、叫喊声、抢夺声可能还有因为抢夺而产生的争吵辱骂声。他们把所有的工具都用来捕捉运输存放这个鹌鹑,并且取回家之后,你说他们怎么吃啊?我想各种吃法都有——有清蒸的,红烧的还有水煮的,但就是没有凉拌的,因为他们没有葱和蒜,他们缺少佐料。他们早已将上帝的吗哪扔到垃圾桶里,因为他们有了肉。他们本想饱餐一顿,但是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嚼烂,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他们发作,用最重的灾殃击杀掉他们。摩西和以色列人给那个地方取名叫基博罗哈他瓦,意思是贪欲之人的坟墓。基博罗哈他瓦成了他们羞耻的记忆。

不信主的朋友看到这个事件会觉得,这太没有人权了。百姓不就想改善一下伙食嘛,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嘛,干嘛杀掉这么多人。你们的上帝凶了点,基督教上帝太专制了,在你们基督教没有普世价值。弟兄姐妹,我们看表面上是一个吃饭的事件,但在本质上是一个信仰事件,或者说是一个敬拜事件。我们看他们捕捉鹌鹑的事件就是一个敬拜的事件,整个的场景就是一个敬拜的场景。

首先是贪心,圣经说他们最少的都收取一千八百公斤。如果吃一年的话,你算一下平均每天十斤才吃完呀,你家一天吃十斤肉吗?摩西说,够他们吃一个月的。其实摩西是轻看了他们的战斗力啊。你家每天吃多少肉,弟兄姐妹?圣经说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他们表现出的样子就是拜物教的样子。他们扑杀鹌鹑的行动,不像耶和华的百姓像是异教徒的行为。当他们捕捉鹌鹑的时候,当他们为鹌鹑大发热心的时候,充满激情的时候,此时的耶和华上帝在哪?他们完全无视上帝的存在,不管营中有没有上帝同在,只要有肉就行。人生不是要上帝,而是要肉。

其次,收取吗哪的原则是,收取吗哪的原则是每天收取当天吃的,安息日的前一天收取两天食用的,因为安息日要专心敬拜上帝。上帝之所以如此吩咐,就是要以色列人在吃饭的问题上,天天仰望神的供应,而不是看得见的手。但是我们看到他们疯狂地拼命地捕捉鹌鹑是对上帝的反抗,是不满意上帝的吩咐。他们的意思是说,我的人生我做主,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他们不满意上帝的供应,我们要自力更生,要艰苦奋斗,我们要摆脱对造物主的倚赖,意思是再见吧妈妈,再见了耶和华上帝。他们的安全感不再是看不见的上帝,而是可见的鹌鹑肉。

弟兄姐妹,我们都要自问,假如你是当时的以色列人,你是否与他们一样看到鹌鹑飞来,就忘我地,充满激情地去捕捉鹌鹑。我想如果我在场,我会与他们一样的疯狂,一样的忘我,一样的充满激情,因为我与他们一样,我的内心有一个贪婪的心。有看得见的野味,谁还等候那看不见的吗哪?谁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吗哪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成都市的人都去抢粮,抢购物资,你会去吗?我们主耶稣在主祷文中教导我们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我不知道弟兄姐妹这段时间你是如何为家庭的需要祷告的,特别是大家知道米涨价了,大家都在存米。其实我是一边背诵主祷文,一边在想,要是瘟疫持续一年的时间,上帝最好今日供给我一年的需求;若是瘟疫持续三年的时间,今日上帝供应我三年的需要;若是瘟疫持续十年的时间,上帝啊,今日你就供给我十年的需求,好让我没有忧愁,专心侍奉你,没有后顾之忧。多么地属灵!我不是求日用的饮食,我是求十年的饮食,我是求着一辈子的饮食。我不是仰望上帝的供应,我是仰望那看的见的物质的保障。

论到食物,耶稣说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弟兄姐妹,这里的求不是需求,而是祈求,是一味的追求,是敬拜的意思。耶稣不是说食物都是外邦人所需求的,你们是神的人,你们不需要;不,耶稣要表达的是,这都是外邦人所祈求的,所敬拜的,所依靠的。你们应该敬拜上帝,你们的安全感是上帝自己。弟兄姐妹,请问,你说我现在不忧愁,我不担心。你不担心粮荒,是不是因为家里存了一年的粮食?你说我家中有存粮,所以不忧虑,那你就是“以食为天”;或者你说,因为我家里没有存粮,所以我忧虑,你还是“以食为天”。各位,不管你家中有没有存粮,粮食都不是你的神,耶和华才是你的神。耶稣说,你存的粮食有虫咬,会发霉,真的到了那一天可能还会有人来抢劫你家的粮食。我再说,上帝不是反对我们存粮。圣经记载很多存粮的故事,上帝都没有反对。那上帝反对什么,上帝反对我们“以食为天”,反对我们对物质的依赖超过对他的依赖,反对我们将安全感建立在可见的物质上面。

结语

最后我要说弟兄姐妹,这不单是一个关乎以色列人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的故事,这就是你和我的故事。他们的怨言我们都曾经发过,他们的忧愁我们都曾经有过。我们看这章圣经,11章的圣经是以怨言为开始,以坟墓为结束。他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抱怨者的结局就是死亡,怨言的结局就是埋葬在坟墓里。与旷野的百姓一样,你和我都是以食为天的人;与世人一样,我们都是用受造物定义自己的人;与不信的外邦人相同,我们都是将安全感建立在受造物之上面的人。换句话说,我们都是拜物教的信徒,我们都是圣经所描述的贪欲之人。那我们的结局是什么?我们的结局就是被上帝击杀,基博罗哈他瓦就是我们的结局。弟兄姐妹,这个世界就是基博罗哈他瓦,世界就是贪欲之人的坟墓,就是“以食为天”之人的坟墓。这个悬挂在太空中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坟场,就是我们的陵园。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墓碑上,除了写上死者自己的名字之外,都应该加上一句话,贪欲之人的坟墓。

人类有盼望吗?基博罗哈他瓦就是我们的宿命吗?若有盼望,人类的盼望在哪里?人的盼望是有粮食吗?是瘟疫尽快结束吗?是经济复苏吗?我们的盼望在哪里?弟兄姐妹,我们的盼望在于一位不以食为天的耶稣,我们的盼望在于那位不用受造物定义自己的基督。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们的出路,就在于单单以上帝的旨意为食物的神子,就是那位不将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物质之上的人子。我们的盼望是以上帝为天,我们的出路是以耶稣为粮。

我们的主耶稣,他在旷野四十昼夜接受上帝的磨练。他的一生都是旷野路,但是他在任何的处境中都不抱怨上帝,都对上帝充满了感恩。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在十架上经历了最荒芜的旷野,最干旱的旷野。但是他却顺服神的旨意,以致于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以上帝的旨意为食物。然而,第三天他从死里复活。因为他没有一丝的贪欲,所以基博罗哈他瓦不是他的坟墓,这个星球不能拘禁他。虽然官府在他的墓门贴上封条说,“未经批准不得复活”,但他还是复活了,因为他不属于坟墓。我想将来在我的坟墓上也要写上,“这里躺了一个贪欲之人,然而将来这人必要复活,因为他的主已经复活了”,阿们。

有一位神学家说,基督的复活与信徒将来的复活是同一件事的不同阶段,发生在基督身上的事也必定发生在信徒身上。阿们!这就是人类的盼望,这就是上帝儿女的安慰。弟兄姐妹们,最后我以哈巴谷书的3章17-19节,我们彼此勉励。虽然三个月没发工资,生意也不景气,公司也即将倒闭,家里没有存粮,银行里也没有存款。然而我要因主耶稣欢欣,因救我的神喜乐。主耶稣基督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阿们!

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求你可怜我们。主你知道我们生命的真相,你知道我们是一群全然败坏的人。主你知道我们习惯于将我们的安全感,将我们的存在价值建立在受造物的上边,可见的物质上边,而不是造物主你自己的上边。主你知道我们习惯于为自己而活着,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就高唱哈利路亚;当我们的需要,想要的或者是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就抱怨。与旷野的以色列人一样,我们一生充满了抱怨。虽然我们口上没有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心里充满了对你的不满。我们不满你给我们安排的环境,我们不满自己的处境,我们不满教会的现状。哦,主啊,怜悯我们,求你救我们,把我们从这样的处境当中,这样的埋怨当中,这样的罪犯当中拯救出来。主,让我们跟随你,让我们成为上帝那真正的儿女,过一个真正自由的生活。主啊,求你帮助我们,这样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